为政篇第九 吾与回言终日,不违,如愚。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。_虚空济——传播中国传统文化,成人、幼儿国学,儒家经典,论语等

为政篇第九 吾与回言终日,不违,如愚。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。

2021-05-03 10:48:50  浏览:2321  作者:虚空济流光

子曰:“吾与回言终日,不违,如愚。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。”

 

不违:不顶撞、不反对。如愚:看起来很愚笨。省:观察,查看。私:个人行为,言谈举止。发:发挥。

 

译文:我与颜回谈话、交流一整天,他从不反对,也没有任何疑议,好像很愚笨。当他退回去时,我观察他的言行举止,发现他不但听懂了,而且发挥得很好,懂得举一反三,颜回原来并不笨。

 

颜回不但听懂了,对于老师话里的思想和精髓,有自己的理解和体悟,且能将其中的义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件事,在不停地践行中,举一反三,发挥、应用自如,如此,才是真明白,同时也体现了其超强的学习、理解、应用能力。

 

这句话核心有两点,第一,处事态度,不违;第二,亦足以发,举一反三的能力。


生活中,很多人喜欢违,喜欢抵抗,父母真切劝导,我们反驳;领导客观批评,我们抵抗;与朋友意见不合,我们据理力争。听到他人讲《论语》,我们不屑一顾,因为经验和认知告诉我们,儒家文化就是繁文缛节,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思想没有借鉴意义,对当下的生活没有指导和帮助。总之,只要不合自己的价值观,我们内心便开始反抗。如此,抱着固有的认知不放,时常处于违的状态,很难接受新事物,吸收新思想,更无法拓宽思维、增长智慧。

 

同时,易地而处,换位思考,我们和他人沟通时,若对方总是不接受、不同意,甚至抵触、反抗,我们也会中断交流,不愿多讲。领导规划愿景、下达指令时,若员工总是泼冷水、反对、推搪,会给领导留下顽固、执拗、不配合、不进取的坏印象。

 

不违,是一种谦恭、和顺、包容的态度。孔子博学多识,颜回尊敬、信任老师,所以听话照做,从不违抗。但除了有兼收并蓄的态度,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,如此,我们才能明辨是非,懂得筛选过滤,做到从海量的信息和思想中吸取精华、废弃糟粕。

 

《中庸》讲,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辩之,笃行之。我们不仅要博学,还要不停地问、行,反复地体悟、思考,如此,才能建立清晰的思维体系,稳固正确的价值观,随后,自然有明辨是非、去伪存真、灵活变通的能力。否则,遇事时,很容易在两种截然相反,又各自有理的思想中,纠结、摇摆。同时,颜回之所以能举一反三、发挥自如,就是因为笃行不怠。因为只有不停地应用、践行,才能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,为我所用。

 

同理,学《论语》,我们也不要执着于文字相,被表面意思束缚,而是要透过每句话看清背后的思维、义理,而后不断地践行、思考、体悟,才能做到“亦足以发”,才有举一反三的能力。

 

有朋友可能会疑惑,这段话明明在讲颜回的学习状态,为何要放在为政篇?因为古时,学习通常旨在为政做官,而为政的本质是做事。明白学习、做事的规律后,一通百通,为政之道自在其中。


评论区

共 0 条评论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【随机内容】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