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追捧外表的光鲜,通过学习才懂得真正的富足是源于内心的快乐与喜悦;曾经如此追求外在的富足,通过正心修身才明白,真正滋养生命的是我们的认知,我们的思维,我们的灵魂,是内心的从容自在。生命,说到底,其实就是一场找寻,找寻自己的过程。上半程,寻寻觅觅,于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景致里刻画自己,时而迷入荒径,时而跌入崖畔。而今,从遇到老师的那一刻,开启了人生下半程,浸润在圣贤的文化里,日渐模糊着遗忘着曾经那些泛
老师说~克己复礼为仁, 君子和而不同 正己而不求于人 则无怨 ———这一年,未因为太在意孩子,而担忧焦虑(之前会因一个微信没及时回复,而胡思乱想,惶惶不安)现在每天浸润在圣贤文化中,乐而忘忧 老师说~仁者不忧,智者不惑,勇者不惧 好学近乎智,力行近乎仁,知耻
《论语》讲,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 还是那句话,学习吧!只有通过学习,当你自己改变了,你女儿才会慢慢的跟着改变。 老板娘: 我学不会呀,我才读了初中,那些古文我真的看不懂。 我: 人家才读了小学二年级的都可以学会。你还没有学,就说学不会。 《论语》讲,今女画。 天不设牢,唯心自设。你这是在给自己设限啊! 《论语》又讲,未之思也,夫何远之有? 只是你还不想学吧
隆荷分享说,师父的床是破旧的,床头柜小小的,而床上的被子打着补丁。听到这里我震惊了,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,物质繁华的年代,一个年轻气盛,才华横溢的小伙子居然窝居俯首,苦修自己,苦钻圣贤文化智慧,该是何等的至诚发心,何等的宏愿志想!感动,泪漫双眼! 今天,当师父用大爱无私,用自己的高修为高智慧拯救万千慧命时,当师父率领众弟子打造虚空济,让那么多渴望抚摸的灵魂有所归属,有所依靠时,他却那么风轻云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