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看完的第一反应是,我从来没有弄过,肯定不会弄,况且也没有工具,必须请专业师傅修。现在想想,那是孔子说的“今汝画”。 但不知怎得,脑子突然岀现四个字“富在迎来”。于是立刻行动,先把总开关关掉,然后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故障总闸取下来。怕堵车,我走路去买总闸,跑了几间店都没有同型号的。 孔子说:先难而后获。虽然很难,可是我从这件事中收获了很多: 学会了安装总闸;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;体悟了"富在迎来""先难而后获";懂得了,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下定决心,努力尝试,一定会
想想古代的人,冷,热,哪有风扇、空调电器设备?理解了先生所说的能生活在现在这种时代,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!今天才真的懂得了“我们要适应环境,而不是环境适应我们”这里话!是的呀! 适应任何当下的环境!顺应当下的任何环境!那还会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?当下遇到个什么事的那一开始的瞬间变化,起心动念就是先去适应“它”,这个适应本来就需要过程!所以淡定从容的接受就好啦!
曾经追捧外表的光鲜,通过学习才懂得真正的富足是源于内心的快乐与喜悦;曾经如此追求外在的富足,通过正心修身才明白,真正滋养生命的是我们的认知,我们的思维,我们的灵魂,是内心的从容自在。生命,说到底,其实就是一场找寻,找寻自己的过程。上半程,寻寻觅觅,于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景致里刻画自己,时而迷入荒径,时而跌入崖畔。而今,从遇到老师的那一刻,开启了人生下半程,浸润在圣贤的文化里,日渐模糊着遗忘着曾经那些泛
老师说~克己复礼为仁, 君子和而不同 正己而不求于人 则无怨 ———这一年,未因为太在意孩子,而担忧焦虑(之前会因一个微信没及时回复,而胡思乱想,惶惶不安)现在每天浸润在圣贤文化中,乐而忘忧 老师说~仁者不忧,智者不惑,勇者不惧 好学近乎智,力行近乎仁,知耻
《论语》讲,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 还是那句话,学习吧!只有通过学习,当你自己改变了,你女儿才会慢慢的跟着改变。 老板娘: 我学不会呀,我才读了初中,那些古文我真的看不懂。 我: 人家才读了小学二年级的都可以学会。你还没有学,就说学不会。 《论语》讲,今女画。 天不设牢,唯心自设。你这是在给自己设限啊! 《论语》又讲,未之思也,夫何远之有? 只是你还不想学吧
现在遇事不会推卸责任了!遇到什么事就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!我老公都说我变好了!现在我们几乎不怎么吵架了!以前看老公满身都是缺点!看到孩子磨人就烦!现在觉得老公是那么的好!虽然有时候做事和我不一样!他也不愿意学习,觉得自己什么懂!但是处理事情总是用自己的情绪处理!现在遇事我也不和他吵架了!老师说过君子和而不同!他不学习也没办法!还是我改变的不够多!不足以影响他学习!但是他很支持我学!他说他学不进去!
那么怎样才能转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呢? 学习圣贤文化。 随着不断学习圣贤文化,我们旧的认知和思维就会被新的认知和思维所代替。新的认知和思维习惯一旦养成,行为自然就会跟着变化。我们的世界将焕然一新。
《中庸》讲,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。素富贵行乎富贵,素贫贱行乎贫贱。 我们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,没有必要跟别人去对比。 《论语》讲,回也,其庶乎!屡空。赐不受命而货殖焉。亿则屡中。 颜回的道德修养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,但却非常贫穷。 子贡的道德修养虽然没有颜回高,但他生意做得非常好。 他们两人都能做到素其位而行。颜回不会羡慕子贡的富有。子贡也不会羡慕颜回的德行和智慧。
因为以前也没接触茶叶,自从学习传统文化以后老师说过一切都是相匹配的,感觉自己收货很多,也是机缘巧合, 加盟一家茶公司, 来厦门学习培训 ,给我们发的笔记本上边都是《论语》,我当时真的太兴奋了,我原本以为我什么也不会,当有一个同事问我,子曰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是什么意思 ,我当时一下子就能回答出来, 天气冷了以后 ,才明白松柏是最后才能凋谢的。 后来还问了我很多, 我都能记得,
平时你的朋友来找你玩,你会嫌弃和伤害他们吗?不会吧! 儿:不会。 我:的确你没空跟他们玩,你就用嘴吹的方式把他们送走,但不能伤害他们。 儿:那蛇是我们的朋友吗? 我:是啊! 儿:它会咬人啊! 我:你只要不会去伤害它,它就不会咬你。 儿:那蜜蜂是我们的朋友吗? 我:蜜蜂蜂更加是我们的朋友啦!他把采来的花粉酿成甜甜的蜜,送给我们人类。 儿:所有动物都是我们的朋友吧! 我: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