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夏问曰:“‘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。’何谓也?”子曰:“绘事后素。
”曰,礼后乎?子曰:“起予者商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!”
译文:子夏问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”是什么意思。孔子说,先有白纸,然后才有好看的画。子夏又问,这么说,礼在后面了?孔子说,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呀!从今往后,我可以和你一起探讨《诗经》了。
巧笑倩兮,何为巧?擅长,如心灵手巧。巧笑,擅长笑,笑起来很好看。倩,指面容姣好。容貌清丽,笑起来甜美动人,即为巧笑倩兮。
美目盼兮,盼,指黑白分明,灵动有神。美丽的大眼睛,黑白分明,清澈灵动,此为美目盼兮。
素以为绚兮素。素,最原始、最干净、最本质、最淳朴,未经杂染。绚,绚丽多姿。何为素?何为绚?巧笑倩兮,用嘴笑,“素”即是嘴,“绚”便是“巧”;美目盼兮,用眼睛看,“素”指眼睛,“绚”便是“盼”。素是本质,绚是修饰,嘴巴和眼睛是本质,“巧笑”和“顾盼”是修饰。
绘事后素。意思是,先有白纸,然后才有好看的画。反之,彩纸或满是涂鸦的纸,很难画出好看的图案。子夏听后,瞬间明白,说道,礼后乎?内在先有仁,外在才会有礼,所以礼在后。
仁是本质,礼是修饰,二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。
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如果嘴巴不好看,无法巧笑,即便巧笑,也无法打动人。同理,眼睛不美时,无法顾盼生辉,自然灵动。所以,本质差,底子不好时,修饰起不到太大作用。内在没有仁,即便外在装成有礼的样子,就会不自然,别人看着也别扭。
反之,本质好,没有修饰,则如同一位五官精致的美女,却面无表情,不苟言笑,没有神采和灵气,让人不敢靠近。所以,即便内在有仁德,但不学习外用的方法,不懂礼,依旧不好。
素以为绚兮,告诉我们,本质和修饰缺一不可。真正的美女既要底子好,还要会打扮、会修饰;真正的君子内有仁德,外知礼节,文质彬彬,内外兼修。
可我们往往只学外在技能,只学习形式上的礼节,而忽略培养内在的仁德,如此,恭而无礼则劳。
外在不良的表现,皆是内在品德的缺失。工作懒散的人,内心没有诚,没有敬畏之心;损人利己的人,内在没有仁爱,没有道德;刻板固执,不懂变通的人,内在缺乏智慧。
修行后,不愿做损人利己,伤害他人的事,看似外在变了,实则是内在的仁爱增长了,道德修养提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