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空济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,小住热线:18615536701
欢迎来到虚空济官方网站

论语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典浅析 > 论语

八佾篇第三13 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

王孙贾问曰:“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,何谓也?”子曰:“不然,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。

 

王孙贾: 卫国的权臣。奥:指房间西南边最隐秘的角落,通常用来供奉神位,所以,此句中,这个位置象征权贵。

 

灶:指灶神,古时供奉五祀,即五位家神,门神、户神、灶神、井神、中溜神。

 

媚:谄媚、讨好。

 

译文:王孙贾问孔子,与其讨好奥神,不如讨好灶神,这是什么意思呢?孔子说,不是这样的,如果得罪了上天,向谁祈祷都没有用。

 

这段话缘起于,孔子周游列国时,逗留于卫国期间。当时卫灵公和其宠姬南子都很欣赏孔子,南子还曾单独召见孔子,在此背景下,王孙贾用神明暗喻,旨在告诉孔子,与其谄媚卫灵公和南子,不如讨好自己这样手握实权的人,好处来得更快。孔子当然明白对方的用意,于是说道,不是这样,如果言行不合天道,违背仁义礼智信,谄媚、讨好谁都没有意义。言下之意,我谁都不谄媚。

 

君子无所争,更无所图,即使有目标,也是反求诸己,亦或通过正当方式争取;反之,不懂修身的小人才会为了一己私利,不择手段,谄媚讨好他人。

 

但不讨好,不代表不要以礼相待,这是两回事。孔子不谄媚权贵,但对卫灵公和南子的召见,依然要听从,而且要按礼制拜见。

 

生活中,有人性格很固执,不认可一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时,不屑于和对方讲话,如此行为,是在走极端。《论语》讲,君子和而不同。不认可、不赞同一个人,坚持不与对方同流合污的前提下,还需要以礼相待,能掌握好其中的度,才是君子之风。内在有仁,不违天道;外在守礼,进退有度,不乱分寸,是为人处世之道,也是个人成熟的表现。


相关内容

文章评论

表情

共 0 条评论,查看全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评论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