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追捧外表的光鲜,通过学习才懂得真正的富足是源于内心的快乐与喜悦;曾经如此追求外在的富足,通过正心修身才明白,真正滋养生命的是我们的认知,我们的思维,我们的灵魂,是内心的从容自在。生命,说到底,其实就是一场找寻,找寻自己的过程。上半程,寻寻觅觅,于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景致里刻画自己,时而迷入荒径,时而跌入崖畔。而今,从遇到老师的那一刻,开启了人生下半程,浸润在圣贤的文化里,日渐模糊着遗忘着曾经那些泛
老师说~克己复礼为仁, 君子和而不同 正己而不求于人 则无怨 ———这一年,未因为太在意孩子,而担忧焦虑(之前会因一个微信没及时回复,而胡思乱想,惶惶不安)现在每天浸润在圣贤文化中,乐而忘忧 老师说~仁者不忧,智者不惑,勇者不惧 好学近乎智,力行近乎仁,知耻
《论语》讲,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 还是那句话,学习吧!只有通过学习,当你自己改变了,你女儿才会慢慢的跟着改变。 老板娘: 我学不会呀,我才读了初中,那些古文我真的看不懂。 我: 人家才读了小学二年级的都可以学会。你还没有学,就说学不会。 《论语》讲,今女画。 天不设牢,唯心自设。你这是在给自己设限啊! 《论语》又讲,未之思也,夫何远之有? 只是你还不想学吧
因为以前也没接触茶叶,自从学习传统文化以后老师说过一切都是相匹配的,感觉自己收货很多,也是机缘巧合, 加盟一家茶公司, 来厦门学习培训 ,给我们发的笔记本上边都是《论语》,我当时真的太兴奋了,我原本以为我什么也不会,当有一个同事问我,子曰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是什么意思 ,我当时一下子就能回答出来, 天气冷了以后 ,才明白松柏是最后才能凋谢的。 后来还问了我很多, 我都能记得,
生活处处皆修行 中午我和儿子吃西红柿面,也能想起来老师讲过的内容,哈哈。 因为儿子不喜欢吃西红柿,儿子把西红柿都挑到了我的碗里。他自己还嘟囔地说:“我不爱吃西红柿,都给你吧,好不好?” 这要是以前,我这小脾气,一点就着。不点还想着自燃呢。 这回我冷静了下来,想到了老师提到过得“过犹不及。”如果我发脾气了,那就是儿子哭咧咧的,我还生气。结果就是我和儿子谁都吃不好饭。 我和儿子说“你是不是不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