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空济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,小住热线:18615536701
欢迎来到虚空济官方网站

论语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典浅析 > 论语

学而篇第二 孝弟也者,其为人之本与?

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;孝弟也者,其为人之本与?”

 

有子,孔子的弟子,以孝著称。孔子的学生中,有两人被称为子,一位是有子,另一位是《大学》的作者,曾子。

 

有子说,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的人,鲜少顶撞、冒犯处上位之人。

 

上位者,即父母、君王、领导、长者、前辈。五伦关系特质,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朋友、兄弟。儒家的孝悌之道教世人要尊敬师长,效忠君王,孝顺父母,夫妻和睦,兄友弟恭。

 

学习乃立身之本,生而为人,首先要学的就是孝顺父母,因父母给了我们生命、关怀与呵护,陪伴我们一路成长。孝顺父母、恭敬兄长之人,大多从容和顺、谦逊有礼、自尊自爱,这样的人,鲜少冒犯他人,更不会顶撞处上位之人。所以,学习孝道,旨在让人知礼、懂礼、守礼,尊贤敬老;能时刻约束自身言行,不违章法,不乱秩序。

 

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作乱即争斗、造反,所以有犯上作乱;不尊重位高之人,也是作乱;现如今,起争斗意即作乱。

 

不轻慢、顶撞处上位的人,不忤逆其意愿,这样的人,不会作乱。同时,忠信孝悌、敬老慈幼,尊贤重士的人,大多正直而宽厚,鲜少与人争执、争斗,更不会倒行逆施,犯上作乱。


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“本”指修身养德。《大学》讲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所以,修身养德,即为君子立身之根本。

 

此句话的意思是,懂得时刻修正己身,言行自然合道。同时,思维、认知合道时,方法、技巧不求自来,且能应用自如。

 

既然修身是根本,那该如何修身呢?

 

整部《论语》,处处都在讲修身之道。让自己更仁爱、更包容、更大气、更有德行,念头起处、言行之间皆是利他,是修身;学而时习之,边学边践行、体悟,是修身;孝顺父母,敬重兄长,是修身;诚实守信,是修身;忠恕之道,尽心尽力,尽职尽责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亦是修身。

 

北宋宰相赵普讲,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。学习《论语》后,懂得以修身为本,而后学习其中与人相处的技巧与方法,自然会知道如何经营感情、教育子女;怎样带团队、做生意;懂得为人处世的智慧,拥有令人艳羡的人际关系。

 

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?此句点出重点,仁的根本是孝悌。

 

《中庸》讲,仁者、人也、亲亲为大。仁=亻+二,两个人以上有交集、有互动,才能体现仁,反之,独行独处,则不能。第一个亲是动词,亲近、友爱;第二亲是名词,指身边的人。亲近、友爱身边的人,时有仁爱之心的表现。

 

出生伊始,我们最亲近的人,便是父母,而后是兄弟姐妹。所以,孝顺、尊敬、侍奉父母,恭敬兄长、慈爱弟妹,是建立内在仁爱之心的首要条件。

 

当仁爱之心日益广博,我们能帮助和照亮的人越来越多时,便可由近及远、由此及彼地去行善利他,此即为泛爱众。利益的人越多,仁爱之心也会更盛、更大。


文章评论

表情

共 0 条评论,查看全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评论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