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空济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,小住热线:18615536701
欢迎来到虚空济官方网站

论语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典浅析 > 论语

为政篇第十七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

子曰:”由,诲女,知之乎?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
 

由:仲由,字子路,孔子十哲之一,以政事著称,孔子曾评论子路道:千乘之国,可使治其赋也。

 

子路比孔子小九岁,是孔子的弟子兼侍卫,侍奉孔子最久,性情刚直仗义、好勇尚武。孔子曾感叹: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,从我者,其由与?”若自己的思想推行不下去,可能会选择漂洋过海,浪迹天涯,到时跟在身边的弟子可能只有子路。足见其对老师一片忠心。同时,子路重义轻财,曾道:“愿车马,衣轻裘,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。”愿意将车马和华贵的衣服与朋友共享,即使被用坏、被穿破,也不遗憾、疼惜。对于孔子的教导,子路笃信笃行。《论语》中曾提到:“子路有闻,未之能行,唯恐有闻。”对于老师的教诲,若尚未做到,便会担心又听下一条。后子路为救卫国大夫孔悝而死于暴乱之中,临终时还在整理衣冠,就因为孔子曾说过:“君子死,冠不免。”

 

诲:教诲。女:通汝,你。知:知道,真知,智慧。

 

译文:仲由啊,我今天教你什么是真正的知道。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才是真知,是有智慧的表现。

 

明明不知道,但因为虚荣心,要面子,佯装知道时,会错失很多学习的机会。同时,一旦被人识破,会更没面子。

 

浩瀚宇宙,广袤无极,我们不知道、不明白的事多如牛毛。《中庸》讲:“君子之道费而隐。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,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。”大意是,道无处不在,广大而精微,小到夫妇相处之道,大到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。精微处,百姓皆懂;博大时,圣人也有所不明。智慧如圣人,也无法知道所有的事,何况我等资质平平的普通人?所以,有所不知,实属正常,只要坦诚面对,虚心学习,就有可能由不知道变为知道。

 

《论语》后面提到,“子入太庙,每事问。”博学多识如孔子,依然敢于面对不足,不耻下问,因为明白,只有谦态可拘,方能了解更全面,进步更快,这便是孔子的智慧。

 

很多人误以为,见过一句话,听过一个道理,就是知道。然而,除了见过、听过,还能不断践行、琢磨、钻研、体悟,如此,将道理内化成思维和认知,能做到时,才是真知,才能变成自己的智慧。现在流行一句话,知道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一生。因为没有应用、实践、体悟,只停留在了听到的表层。

 

大多数人都听过,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”可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其意,能用其中的道理来修正己身呢?不践行,做不到时,怎能认为自己真的知道呢?

 

看别人做饭,步骤简单;待自己上手,不是咸就是淡;看别人开车,轻松自如,轮到自己时,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正所谓,一看就会,一做就废。看别人操作软件,明朗、清晰,自己做时,无助、抓狂。有道是,一听就懂,一做就忘。如此这般,我们能说自己会做饭、会开车吗?所以,只有不停地应用、实践,才能发现问题与不足,如此,不断修正、改进,真正做到时,才是真知道。


相关内容

文章评论

表情

共 0 条评论,查看全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评论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