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空济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,小住热线:18615536701
欢迎来到虚空济官方网站

论语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典浅析 > 论语

学而篇第十三 信近于义 恭近于礼

有子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


 

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信,接近于义。何为义?第一,符合正道,如正义、忠义、情义、道义。第二,适度。《中庸》讲,义者,宜也。宜,即适宜、适度。信近于义,即信首先要正确、合道,其实要适度。

 

复:践行、兑现。信近乎于义,只有正确、合道、适宜时,才可以去践行、兑现,否则就是愚信。

 

譬如,熟人想偷电瓶车,让我们把风,像这样违法、不合正义的事,我们不能做,因为偏离了道和义。

 

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何为礼?礼是为保持尊卑、维护秩序、表达尊重、友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,礼的核心是分寸。何为耻辱?内为耻,外为辱。行为不合道,没有分寸时,自己会觉得羞愧,同时,还会招致他人的议论,甚至辱骂、排斥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为人处事、待人接物,要恭敬、严谨,如此,近乎有礼,同时,言行要时宜、恰当、有分寸,这样才不会为自己招来耻辱。

 

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因:依靠、凭借。亲:指代义和礼,即信近于义,恭近于礼。宗:可靠,宗旨。信不失于义,恭不失于礼,是行为的宗旨和指导思想。反之,信而无义,不合道、不适度;恭而无礼,无分寸时,便是虚有其表,成了愚信和徒劳。


文章评论

表情

共 0 条评论,查看全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评论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