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空济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,小住热线:18615536701
欢迎来到虚空济官方网站

论语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典浅析 > 论语

八佾篇第三04 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

林放问礼之本。子曰:“大哉问。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

 

林放,人名,鲁国人 。奢:奢华;俭:节俭;易:周全;戚:悲戚、哀伤。

 

译文: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,孔子赞叹道;“这个问题问得妙。吉礼,与其过于奢华,宁可选择节俭;丧礼,与其周全,宁可尽量表达哀伤的心情。

宁俭的宁,意味着并非最优选择,但也是正解。与身份、地位、场景相匹配的礼节是最优解,做不到时,退而求其次,宁可节俭。同理,举行丧礼时,事事周全,哀戚同在,是最高标准;但做不到时,能让哀伤自然流淌就很好了。

 

对于林放的提问,孔子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回答,而是通过讲礼的外用,间接作答,读到此处,大抵我们都知道了,礼的根本是仁、是德。

 

古语讲,俭以养德。有仁德的人清心寡欲,一心为他,不在乎自身利益得失,如此,才会追求简单的生活,才会去奢从俭;反之,满脑子都是自己的虚荣心、攀比心和私利时,如何还有空间装下他人?如何能想到去帮助他人?不利益他人,如何滋养自己的德行呢?同样,丧礼期间,缅怀逝者、表达哀恸,合情合景;相反,大声喧哗、嬉笑打闹,对亡者不敬,也是因为内心没有仁德。

 

法律再健全,也不能规定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;公司制度再完善,也只能约束在道德底线游离、徘徊的人。可如果一个人有仁、有德,懂得自我约束,行为如礼、如法,就会为国家节省很多行政成本和法律资源。

 

所以,守礼、守乐、守法的本质,都是在守自己的仁和德。

 

 

 


文章评论

表情

共 0 条评论,查看全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评论排行榜